生活中的经典句子语录集中地-爱特加

生活中的经典句子语录集中地-爱特加

孔子论道德的名言警句-83句优选

59

孔子论道德的名言警句

1、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2、质者,本也。

3、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名言。

4、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弟子,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

5、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

6、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

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9、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

10、”(《论语集注》)又说:“古人谥法甚宽”,“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节此一惠,则敏学下问,亦是它好处”足见孔子“宽肠大度,所以责人也宽”(《朱子语类》卷二九)。

11、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2、”(《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

13、孔子强调了追求仁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

14、于予与何诛

1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16、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7、’”孔文子,卫大夫。

18、”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

19、”(《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

20、“文”是他的谥。

21、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2、美好的道德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追求,是在人的良知指导下的一种高尚的情操。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道德低下的人,遇到很多小人,这个时候我们就更需要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23、”(《礼记·表记》)敬鬼神而远之孔子名言。

24、”(《论语集注》)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名言。

25、’”《说苑·尊贤》记孔子言曰:“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

26、包咸注:“讷,迟钝也。

27、’”也即此章义。

28、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9、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

30、”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

孔子论道德的名言警句

31、’”“罔”,迷惘。

32、德不孤,必有邻。

33、”(《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

34、”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

35、”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

36、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

37、”清阮元《研经室集》:“为之不厌,己立己达也;诲人不倦,立人达人也。

38、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9、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

40、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41、“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

42、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

43、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孤独,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

44、’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45、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46、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

47、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

48、”《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

49、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50、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名言。

51、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52、言欲迟而行欲疾。

5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名言。

54、《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

55、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

5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

57、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

58、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名言。

59、“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

60、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名言。

孔子论道德的名言警句

61、当从前解。

6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3、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

64、”《大戴礼记·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

65、”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

66、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67、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

68、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9、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

70、’”)的态度相一致。

71、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

72、”朱熹《论语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

7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名言。

74、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75、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76、”(《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77、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

78、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

79、’”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

80、’”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名言。

81、’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82、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

83、相信读过论语的人,应该对于“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诗是非常熟悉的,它的意思就是“德行好的人大多不会孤独,因为绝对会有人愿意与他做邻居或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