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典句子语录集中地-爱特加

生活中的经典句子语录集中地-爱特加

己亥杂诗 其5-集锦32句

59

1、已亥杂诗315

2、《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与其说是诗倒不如说是一本诗集,因为它足足有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的题材极为广泛,可以说涵盖了各种所见所闻所想,龚自珍大概是把毕生的感受都写成了《己亥杂诗》,把所有诗作都编进了这一本诗集中。

3、《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是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诗人爱国情怀永不更改,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5、刚开始的两句写的是作者的离别愁绪.后面两句写的是作者要重拾信心报效祖国之情.

6、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7、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8、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9、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10、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

11、忽然搁笔无言说,重礼天台七卷经。

1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14、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

15、译文如下: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16、整首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是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杰出人才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17、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

1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9、《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首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20、全诗如下:

21、文中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多种手法写景抒情。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2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3、主旨: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24、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25、《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不重视筹划的痛心疾首,言语之间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勘危。表达了对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26、吟罢江山气不灵,万千种话一灯青。

27、[清]龚自珍

28、“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以比喻修辞格,表明只有依靠一场急风惊雷,才能打破在清朝统治下,到处呈现着的为时已久的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我功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两句,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

29、这是《己亥杂诗》的第一百二十五首,被编入了小学语文教材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句成为了名句,广为人知。

30、己亥杂诗其五表达了作者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作者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31、已亥杂诗(其五)的主旨:表达了作者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始终都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32、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荐,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具有很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