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典句子语录集中地-爱特加

生活中的经典句子语录集中地-爱特加

论语名句及翻译-通用77句

59

论语名句及翻译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3、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三人行必有我师

8、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9、礼仪仁智信

10、⑤与:即“欤”字,表示疑问的助词。《论语》中的“欤”字皆作“与”。

11、这短短的一则语录让我联想到了我身边的人,他们凭借着自我的才能和毅力。努力学习,温习,最终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我们不也这样吗?如果我们被忧心烦恼甚至怨恨蒙蔽了双眼,那么势必会影响自我的工作和学习。否忠诚,守信及温习了。对自我有严格的要求,真令我敬佩啊!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我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没有像孔子与他的弟子做到,比如,不守信用,性格软弱,说脏话,不懂礼貌等。可是,读了论语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领悟到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不会那么不懂事了。

14、《论语》讲的肯定能使我们有所收获,《论语》让我感到了几千年前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朋友,多读一些好书能够让我们学到更多,是的,心动不如行动,大家快点看看吧!

1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则让我深刻地理解到了学习和做人的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齐来,仅有用知识丰富自我的头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16、2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②,鲜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

17、【翻译】

18、“孝悌”不仅仅是高尚的起点,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所谓“君子务本”,就是指抓住“孝悌”的根本,从关爱身边的人做起,培养自己的美德。

19、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20、④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句,意思是没有这种人。

21、③鲜(xiǎn):少。

22、见贤思齐,见不肖而内自省焉。

23、我在书中认识了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求看看自我是否忠诚,守信及温习了。对自我有严格的要求,真令我敬佩啊!

2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5、关于“孝悌”的意义,有子是从两个角度阐述的。第一说的是“孝悌”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有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先爱自己的亲人,才能将这种爱推及他人,由爱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推广到爱一切人。这样,很自然地就把个人的修养与维系社会稳定连接起来。

26、温故而知新

27、仁、义、道德:《论语》强调仁爱、正直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通过各种对话和故事,它告诉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做到忠诚、诚实和正直。

28、【解读】

29、温良恭俭让

30、【注释】

论语名句及翻译

31、《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

32、孝悌的意义

3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3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5、学习和教育:《论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主张通过师徒关系来获得真知。它强调了不断学习和进修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个人修养和知识水平。

36、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37、感悟:仁爱和道德的实践是一个人能够赢得尊重和信任的关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秉持正确的道德观念,尊重他人,对待他人宽容和善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8、《论语》历年来被誉为一切炎黄子孙必不可少的人生教科书。读了《论语》后,我有所感悟。同时也油然而生出对儒家文化,对孔夫子的敬佩。

3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0、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1、不知生,焉知死。

42、关于如何维持社会的稳定,保障人类社会的延续,古往今来都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大难题。历史上许多彪炳史册的辉煌文明、威名赫赫的大帝国最终走向灭亡,起因多半是社会秩序的崩坏。现代世界,各国依然面临这个严峻的问题。实践证明,儒家这种立足于家庭和睦,进而促使社会稳定的思路是积极而有效的。

43、以下是《论语》的一些解释和一些可能的感悟:

4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5、自从汉代以来,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奉行以孝治天下的社会政策,这便是中国社会历五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其所依据的理论,正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倡导的这种孝道。在这里,儒家是按照为人孝悌——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稳定这样的思路推演的。

46、政治和治理:《论语》探讨了君主和臣民的责任,强调了君子的职责和要求。它主张以德治国,通过明智和公正的政策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7、德不孤,必有邻。

48、感悟: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政治智慧,为国家和社会谋求最大的福祉。同时,作为普通人,我们也应该遵守法律、尊重领导,积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4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50、这部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每读一遍都可能有新的体会。其中对于“君子”日常行为处事的描述特别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视为道德理想,而修身被视为最基础的一环。这意味着外在能力的完善和与时俱进,以及内在心灵的完满和富足。只有当个体的内心修为提高,其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他人。

51、《论语》(lún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52、每日三省吾身

5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57、以上只是《论语》的一些解释和可能的感悟,每个人在阅读《论语》时可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理解。《论语》是一部富有智慧和启发性的经典,通过读书和思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素质。

5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9、感悟:学习是一生的事业,永无止境。通过不断的学习、阅读和反思,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见识。同时,作为有经验者,我们也应该承担起传道、传授知识的责任,帮助他人成长。

60、“仁”是爱的哲学,同样,“孝”也是爱的哲学,是一种感恩回报的爱。父母生儿有女,你可以说那是繁行后代的生物本能使然。但是,作为父母,通常会养育照顾子女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付出的情感、心血和财富理应得到回报。当父母年老体衰的时候,子女回过来照料他们,是理所应当的。不仅如此,古人还给这种回报一个好名声一一孝。

论语名句及翻译

6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6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64、在孔子的学说里,“仁’是核心思想和终极的追求,其核心要义是“仁者爱人”。而要得到这个仁。达到”仁”的境界,不仅需要内心的体验,更需要投身现实。当然,不论是思想还是在行动,都必须有个出发点,而有子的这段话,则明确指出,求“仁”应该从孝悌做起。换句话说,就是从孝悌这个根本点出发,推而广之,就能成为仁人君子。

65、道不同,不相为谋。

66、在有子看来,一个人如果在家里懂得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姐妹,当他走向社会后,就会尊重上级,优待朋友同事,能以自己的行为促进人际的和谐,进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子此言,深得孔子“孝道”大意。他认为,真正具有“孝悌”精神的人,在待人处世上多怀有深厚的情感,这样的人,是不喜欢冒犯上司,也不愿祸害同事的。

67、这种互惠互利的内在精神就是孝道,一个人如果对生养自己的父母连这点感情和回报都没有,那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自私自利者,古人把这种人列为禽兽,认为他不配称作人。那么什么是“弟”呢?“弟”就是“悌”,是指兄弟姊妹之间的友爱。这种友爱情感,不仅仅存在于兄弟、姐妹之间,也可以推广到朋友之间,泛化为一种高尚的社会友情。

6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9、第二,有子从个人修养的角度阐述了“孝悌”的意义。上文讲过,儒家所说的做学问,也就是如何做人,其最终目的是求“仁”。

70、实际上,孝悌之于社会和人生的双重意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最终合二为一,指向人类的福祉。我们知道,个人修养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对缔造一个长治久安的社会有着具体而微的作用。也就是说,当更多的人成为品行高尚的君子,社会必然会形成良风美俗。反过来,在这样的社会里,将会有更多的人获得幸福和圆满人生。

7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72、②弟(tì):同“悌”、敬爱兄长。

73、那些真正的君子都知道,不论是人生的建立,还是内心的修养,都应该把“孝悌”作为根本。从个人修养来说,无论是真诚博大的情怀的养成,还是自己至爱的光辉人性的培养,都得从“孝悌”起步。

74、《论语》一部分是对孔子的性格描写以及他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另一部分是对其他弟子的性格描写。

75、朝闻道,夕死可矣。

7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7、己所不知,而不知者,亦吾所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