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典句子语录集中地-爱特加

生活中的经典句子语录集中地-爱特加

礼至彬彬23句

59

1、成语故事

2、“彬彬”,外表内心配合适当,形容文质兼备的状貌。元人郑德辉《翰林风月》杂剧:“那生他文质彬彬才有余。”也作“斌斌”。《史记•儒林列传序》,“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

3、子路见了,自告奋勇前去要马。他大声吼道:“农夫,你凭什么把我们的马扣了,快还给我们。”本来就很生气的农夫听了更恼火,回道:“你们的马把我的庄稼都啃了,我们家吃什么?”子路也火了,说:“快把马还给我,不然我们这十几号人都到你家里吃饭。”说着,两人便撸起袖子,准备打架。

4、成语出处

5、一行人上车后,孔子对子贡说:“你虽然口才出众,但那都是应酬王公贵族的,对付粗野质朴的农夫,就不管用了。”

6、“文质彬彬”的原义是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文质彬彬”的原义是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文质彬彬”的原义是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7、孔子看在眼里,对子贡说:“你口才虽然很好,但不会跟农夫说话呀。”说着,他让跟车的马夫去索要他们的马。

8、该成语出自《论语·雍也》,原文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现以“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斯文,态度闲雅。以“彬彬有礼”形容文雅而有礼貌。清人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老者〕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10、孔子和弟子在周游列国,将近中午的时候,一行人又困又乏,就停下马车,在路边的树下休息。孔子和弟子们谈论时事非常激烈,谁也没有注意到他们的马跑到旁边的田地里啃起了庄稼。等到孔子和弟子们结束争论要上路时,才发现马已经啃倒了大片庄稼,被田地里的农夫扣押了。

11、农夫听了心情有所好转,对他说:“说话就应当这样简单明了,让人听了舒服。”说着他解开缰绳,把马还给了马夫。

12、“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

13、文质彬彬拼音是wénzhìbīnbīn,意思原是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14、“文质彬彬”是一个成语,原意是形容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后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貌。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6、善于外交和辞令的子贡见了,急忙上前,文绉绉地说道:“先生,我们的马啃了您的庄稼,真是对不起。好在啃的庄稼不多,请把马还给我们吧?”农夫气冲冲地说:“你态度还不错,可是你嫌马啃的庄稼还少吗?”随后农夫便不理子贡的长篇大论了。

17、“文质彬彬”一语,出自《论语•雍也》:

18、这是孔子说的话。孔子所谓“文”,是外表,指文明礼貌;所谓“质”,是内心,指思想品质。所谓“质胜文”(质髙于文),指本质尚好而仪表较差,这样的人就会是粗野的;所谓“文胜质”(文优于质),指态度不错而品德低下,这样的人就会是虚伪的(原文“史”含有浮夸不实的意思)。孔子认为,只有端庄的外表礼仪和崇髙的内心修养配合适当,达到表里一致,举止文雅而待人有礼,这才是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

19、“文质彬彬”的用法示例为:新来的语文教师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文质彬彬的。

20、“文质彬彬”的原义是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

2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2、马夫走过去说:“大哥,我的马拉了一天的车,疲惫不堪,又饥又饿,只好让它吃点路边的庄稼,不然就饿死了。你的土地如此宽广,我的马怎么能不吃你的庄稼呢?”

23、典故出处: